我省“十三五”期間著力推進四項改革
實施優化整合;深化管理體制改革;推行市場化運營機制;推行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
《河北省經濟開發區“十三五”發展規劃(2016-2020)》提出,“十三五”期間,全省經開區將推進四項重要改革措施。
實施優化整合。對經開區進行整合,突出發展重點,做大、做強、做優重點開發區。優化空間布局,明確開發區和“區中園”產業分工,實施差異化競爭和錯位發展、特色發展。各縣(市、區)管理的省級開發區(包括經開區和高新區),實行“一縣一區、一區多園”,現有兩個以上的,整合為1個開發區。各市(含定州、辛集市,下同)直接管理的開發區,原則上實行“一市一區、一區多園”。支持實力較強、發展空間不足的開發區,對產業關聯度高且分布集中的區域(包括開發區),在互利共贏基礎上,經市政府批準后,實行委托管理。對具備條件的空白縣(區),可以適時設立經開區,“十三五”期間全省省級以上經開區總數不超過160家。
深化管理體制改革。健全管理機構,全面完成對優化整合后開發區管理機構的組建、調整和清理,探索推行“大部制”,加強經濟管理部門,構建大招商、大建設、大服務的管理架構,實現機構設置大瘦身。允許經開區根據發展需要,在機構總額內自行設立或調整內設機構。提高行政效率,充分賦予經開區同級政府相應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,以直接下放、授權或委托形式,依法有序向經開區下放行政權力,確保精準放權、精準落地。相關部門加強指導培訓和跟蹤服務,放管結合到位,優化服務到位。加強事中事后監管,推進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。經開區建立權力清單、責任清單并向社會公開。支持經開區行政審批相對集中,實行集中受理、內部流轉、限時辦結、統一反饋機制,實現“園區事園內辦結”。
推行市場化運營機制。按照政府主導、企業運營、市場運作、多元投入原則,劃清政府與市場邊界,積極在經開區推行“市場化運作、企業化經營”模式,鼓勵引入專業化園區運營商和社會資本,主導、參與經開區或“區中園”的設計、投資、建設、招商、運營和維護,采取市場化運作機制破解資金籌措難題,運用專業化招商破解項目引進難題,構建全鏈條創新生態體系破解轉型升級難題。支持經開區引入國內外戰略投資者、專業化園區運營商,以“整體外包”“特許經營”形式,開展政企合作,確定收益回報和風險分擔機制,加快推進產業園區、產業新城建設。
推行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。以全員聘任和績效工資為核心,建立開發區人事薪酬新制度,實現“用人制度科學化、管理方式扁平化、履行職責契約化、考核評價標準化、薪酬分配績效化”。經開區全部實行全員聘任制和績效工資制,所有人員打破身份界限,雙向選擇,擇優聘用,形成人員能進能出、崗位能上能下、待遇能高能低的機制。推行績效考核,從班子成員到普通工作人員,定期進行評價考核,考核結果與績效工資、考核等次、競聘上崗“三掛鉤”。領導班子成員可采取面向社會公開遴選方式聘用,逐步確立經開區對中層干部的任免權,實行任免后備案。